一秒看懂行動通訊系統

大約的發展就是如圖所示,資料參考來源是WIKI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

圖上的時間大約為流行通用的時間,並非提出的年份,而在3G之前的稱呼也非圖上所標示,為了統一才以1G、2G稱呼,初期( 1990年左右 )臺灣走GSMCMDA使用在美國、中國、澳洲及韓國等等。台灣早期的黑金剛( MOTOROLA )用的通訊系統稱為AMPS( 在GSM統一之前 )

而後大家都知道的MOTOROLA CD 928 (小海豚)就採用了GSM (900MHz/1800MHz),在這之中其實有忽然冒出一個PHS,他可以算在2G的時代,但每次只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系統,可想而知就是日本人發明的。

2000年上市的另一款有名手機Nokia 3310也是採用GSM (900MHz/1800MHz/1900MHz) 。3G時期,CDMA技術因地區不同又有很多不同版本,而在台灣採用WCDMA (除了亞太使用CDMA)。

一般人容易誤解說明:

1.以前手機稱有雙頻、三頻...手機,就是指他可以使用那一個頻率(如小海豚900MHz/1800MHz),而不是指2G還是3G

2.所謂的1G、2G、3G只是指手機的通訊系統的版本(或世代,英文是Generation),而不是指有幾種電話訊號傳送的方式或幾種上網的方式

     

  

所以之後如果再看到手機支持什麼通訊系統時就知道那一串又一串的英文簡寫是什麼意思囉。最後,期待迎接傳說中的4G時代了。

如果刊誤歡迎指正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